平远坝头的两处风水塔
平远县知名的风水塔有三座:凌风塔、文昌阁、奎文阁,均为清朝建造,风格为八角椎体、挑檐砖叠涩出檐。其中,坝头的文昌阁、奎文阁二塔是水路的保护神。
坝头铺位于大柘镇东北7公里,境内有司衙旧址。坝头河为柚树河水系,经蕉岭新铺、梅县松口、大埔三河坝后直达韩江出海,为旧时平远县境最为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坝头码头年吞吐量4000至1万吨。在民国27年(1938年)达到历史顶峰,拥有木船121艘,载粮食、盐、铁锅、茶麸、山货等。因此,坝头铺为柚树河水系的行船尽头,设司衙管辖水上交通,往来舟辑行人络绎不绝,盐仓、米行、店铺成街成市”。据《平远县志》记载:“坝头河有‘三陂、七十二滩、三种河’之称,其航行极其困难,旱季枯水期常因灌溉而停航,且航道复杂,人拉肩负航行慢,又常因绕礁过陂,翻船沉没。
坝头二塔文昌阁、奎文阁二塔就分别把守于坝头河水口处。轭守着有“平远第一湾”之称的龙颈湾,护卫着绵延80公里水路的柚树河水系。有了它,船夫排工,有信心与险滩恶浪博斗,勇敢地朝夕往来于维系旧时平远经济命脉的重要水道。
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文昌阁塔,距平城9公里,塔身用三合土夯筑而成,为平面八角形五层楼阁塔,高21米。塔腔为壁内折上式,塔内各层用棱角牙砖与挑檐砖相间垒涩出檐。每层砖相间叠涩出檐,每层塔身东西方向设有拱门。南北方向开有窗洞,底层东向设门,每层面积和高度逐渐缩小,通身轮廓呈圆锥状的宝形塔刹。塔内设有楼梯,可通顶层。入口处置有花岗岩阴刻楷书“文昌阁”匾额,是平远县现存较完整的风水塔之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奎文阁为五层宝塔,今塔尖已毁,残存四层,高18米,距平城约8公里,建于清代后期。塔为八角形仿楼阁,各层均设有窗洞,层与层之间菱角牙砖与挑檐叠涩出墙。
文昌阁、奎文阁二塔以“文”为名,得益于程旼故里。客家的人文始祖、世界客属先贤的杰出代表之一程旼,生于东晋末年,是仅次于秦代平岭南后入粤的客家之贤。程旼为避战乱从中原辗转千里来到坝头河边的官窝里扎根,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传授先进耕作技术,带头兴办公益,改造山川,教化乡里、移风易俗。由于他“以德他人”的崇高品行,获得南齐高帝肖道成仰慕,将其所在的村命名为“程北村”和“程西村”、县命名为“程乡县”,从此粤东就有了“先有程旼,后有程乡”之说。
登临宝塔,醉眼无疆。访古寻幽,激发灵气。平远宝塔,昨天从历史长河一段里走来,今天又将引领客家后人承先启后、奋发有为。
塔如磐坚,悠悠世事。
(红橙文,有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