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好民警!盐城“刘大姑”8年收获了一屋子锦旗

2015-11-13 来源:和讯新闻 编辑:海章 资讯整理: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在盐城方言里,大姑指的是能够为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大事小事排忧解难的热心人。“我的姓名"刘大姑",职务"刘大姑",工作还是"刘大姑"。”11月2日,记者一见到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警务督察大队副大队长刘婵,她就自豪地说,群众见到她都叫她刘大姑

  给孤儿送粽子筹学费

  对素不相识的群众能关心到什么程度?山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杨子恒近期给刘婵写了一封信,开头直呼“刘妈”。这些年,刘婵不仅收获了“刘大姑”的称号,还有“母亲”、“女儿”这样贴心的称呼。

  杨子恒在信中说:“我虽然在1999年9月26日那晚家遭凶手,痛失双亲,但8年前我遇见了您。您给了我缺失的母爱,如果没有您,我想我现在不会坐在大学课堂里。”73岁的杨子恒外公老乐感激地说,女儿女婿离世后,他们夫妻收养了外孙。因案件久久未破,8年前上访时结识了刘婵,没想到是一段佳话的开始。

  “这孩子4岁就没了父母,很让人同情。我也有孩子,我知道母爱对孩子的重要。别的孩子都有妈疼,我不能让他心里有失落感。”她为这个苦难的家庭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多次奔走社区为他们申请了低保和廉租房,还为老人争取到道路看护员的岗位。杨子恒开学前,行李箱、书包、新衣服都是刘婵给他备好的。高考前,她亲手给小杨包好粽子送去。去年开学前,老两口正为学费发愁,是腹部刚动过大手术的刘婵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求助。那段时间,她警官证里都放着杨子恒照片,一有机会就给人讲故事,请他们帮忙,终于解决了学费难题。

  老夫妇俩拉扯外孙成长非常艰难,老乐说要不是刘大姑忙前忙后,家里不知变成什么样。去年1月的一天凌晨1点,老乐与正处在“叛逆期”的外孙发生争执,给刘婵打电话说日子过不下去了,干脆一起死了算了。接到电话,刘婵立刻起床骑电瓶车赶去,与杨子恒耐心交流了1个多小时,孩子当场给外公认了错,并表示一定听话好好学习。刘婵说,老人这些年风霜雨雪、满腹委屈,孩子没有父母、内心孤独,这样的创伤家庭正需她充当母亲和女儿的角色。

  孩子离家,刘婵怕老两口寂寞,隔三差五就安排他们听淮剧、看文艺演出、到警营和年轻警察包饺子话家常。如今精神矍铄的老乐说:“我是看着刘大姑头发从黑逐渐变白的,她就是我们盐城任长霞式的好警察。”

财经网    华夏财经    理财攻略    财富故事    曝光台    股票    基金    外汇    黄金    头条    专栏    排行榜    华夏专题
查看更多:盐城   “刘大姑”   8年   锦旗  

华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