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流年不利
虽然中国消费者依旧热衷于奢侈品消费,但并不代表行情变好了。
贝恩公司最新发布了一份2015年度《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中国奢侈品市场已经连续第二年整体下滑。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为1130亿人民币,同比下跌2%。
实际上,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不断传出各个品牌关店的信息。据不完全统计,SalvatoreFerragamo今年关闭了其在中国的7家门 店,HUGOBOSS在华关闭了11家门店。“我们知道近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尤其在中国政府的反腐败政策的影响下。”意大利奢侈品牌 LoroPiana的继承人同时也是目前公司总裁的PierLuigi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市场或金融的波动的确会在短 期内使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上有一定的迟疑,一种由于未知的市场状况而对购物产生的阻碍。近期发生的情况使得消费者不太愿意在购物上花费太多。”
布鲁诺认为导致国内奢侈品市场持续疲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内和海外的价差。海外旅游的便利以及网络的普及化让中国的消费者开始变得“精明”,他们再不像十年前那么好“糊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消费场地转向了海外。
赵萌也认同这种看法。在国内购物时,冲动性消费居多且购买的往往是小物件。大多时候,她还是会选择在去海外出差和度假时选购这些高档品。“国内外同样的产品差价太多了。”
大多数消费者的想法与赵萌差不多。在对约1500名中国消费者进行研究后,贝恩公司发现,2015年购物者在奢侈品的购物地点选择上出现了较大的变 化。2015年,海外奢侈品购物的整体涨幅为10%。消费者蜂拥至日本购物,支出增长高达200%以上。汇率的优势和具竞争力的奢侈品定价使韩国、欧洲和 澳大利亚也成为了2015年中国消费者的热门购物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内地消费者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奢侈品消费下降了约25%。
而另一方面,业内人士则认为,实际上专注于高端消费的奢侈品牌此前发展过快,这些品牌的下滑时由于曝光过度失去了“神秘感”。“对我们来说,有城市 只能开设一个门店,也有城市可以开设2到3家门店,我们需要坚持这个标准,认真想一想我们需要在什么地方开店,以及在这些地方需要多少曝光。”某品牌高管 如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这些牌子早年开了太多。有些城市哪里消化得了那么多店。”奢侈品电商网站寺库创始人李学日也表示,此前的大好势头让这些奢侈品品牌发生了判断失 误,一些内陆城市的新建商业地产项目为了吸引奢侈品牌进驻,在开业前承诺提供大量的补贴。“这些诸如装修补贴的资金动辄上千万,让一些店铺开在那里,即使 没有生意也没关系。”但随着补贴红利流失,奢侈品开始“扛不住”了,于是出现了关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