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机票风波引发信任危机
1月10日,旅游策划人李淼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携程在手,说走就走不了》的文章,称自己在2015年12月24日,替好友在携程订购了从北京到札幌的往返机票,手机收到银行短信提示扣款成功,且随后也收到了电子票号。在用户看来,拿到了携程提供的“电子票号”就代表着机票已经成交并有效。
可当好友夫妇9日前往机场办理登记时,无论是持电子票号还是证件,都未能查询到所订的机票,被机场认定为无效。
根据李淼贴出的图片显示,该往返机票的总价是12326元,携程的信息显示“已出票”,并给出了电子票号。李淼称,在接到好友电话后,他立即联系了携程客服,在将近半小时后,等到了携程的回应及其解决方案:先买票,之前买到的票帮助退掉。“如果不能当日前往,就意味着在目的地所订购的系列旅游产品全部泡汤。”最终,好友只得在机场重新购票登机。
无独有偶,就在这两天,另有消费者发表博文称,其在携程上预订了一张机票,却在国外登机时被认定无效,并险些被所在地机场的警察拘捕。据其表示,携程从英航某个客户那里“偷来”积分换成了机票,涉嫌转卖积分票。待其投诉反映情况后,携程答应给他重新出一张票,但是使用了另一个日本人的积分换了一张机票卖给他,结果一样被机场方认定为无效票,因此被对方盘查,最终只得再次掏钱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