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敬一丹:焦点访谈变"你懂得" 锋芒时代结束

2015-12-18 来源:新京报 编辑:潘正光 资讯整理: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
导读:“1997年前后的《焦点访谈》是有锋芒的,现在变成了‘你懂的’。”——敬一丹

敬一丹:焦点访谈变成“你懂得” 锋芒时代结束

 

  “我遇到的,不希望谁再遇到”

  那时候的《焦点访谈》,是斗士。敬一丹和它气质完全不符。

  在讲座上,敬一丹概括自己的性格:好人下不去手,坏人又斗不过。

  台下大笑。

  她讲起刚到《焦点访谈》时操作的一个选题,关于一张印刷错误的地图。她找到了印刷地图的责任编辑,准备和她的同事们一样,一句话就把对方撂倒。

  “有没有想过,把地图这种严肃出版物印错了,会产生什么样的连锁负面效果?“这是准备好的问题。

  一开口,问题就变成了“你以前印过地图吗?“敬一丹回忆,面对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她咽下了之前准备的问题。

  在监狱采访,面对失足少年。她开口第一句话是,“你这扣子怎么是红线缝的呀?”

  事后,同行的摄像对敬一丹说,你跟少年犯说话,怎么像孩子大姨似的?

  时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对敬一丹的评价是,“介于传统和前卫之间的形象。”在当时,央视新闻评论部倡导的是“前卫”。这一评价,相当于批评。

  “《焦点访谈》是带给大家痛感的节目。痛感分为刺痛和隐痛。我是后一种。”敬一丹说,像她这样一个最没有锋芒的人,却成为在《焦点访谈》坚持最久的一个。

  隐痛,刻在少年敬一丹的心里。

  13岁时,敬一丹经历“文革”,身为公安的父母去了干校,姐姐在生产建设兵团。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她遭遇过家中被搜查、被嘲讽等境况。

  那是敬一丹第一次感受到人性的“缺乏善意”。

  接受采访时,敬一丹说,那段时间之后,天真烂漫从此离她远去。她成为了“敬大姐”:温和、克制、有责任感。

  她对弱势群体的长期关注,正是源于这段经历:我对苦难,不被注意的、被心灵伤害的小人物特别在意,哪怕别人眼神里有一点点不公正,我就特别在意。“我所遇到的,不希望谁再遇到。”她说。

  《焦点访谈》的黄金时期,她面对着一封封盖满了红色指印的读者来信,在信封落款,一群失地农民写上:“托付你的人”。

  她感到压力巨大。

  “挑战留给白岩松他们”

  “你怎么面对新媒体的挑战?”讲座上,敬一丹提到了今年4月份被问到的这个问题。

  她觉得这个问题挺重要。于是,在清华大学的讲座上,她自问自答,“我当时就说,我不用面对挑战了,我这个月就退休了。”

  她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提高音调,“接下来的挑战留给白岩松他们去。”

  今年5月1日,60岁的敬一丹正式从央视退休。

  在敬一丹退休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张泉灵、赵普等多人离职央视。“央视离职潮”一度变成一项公共议题。

  敬一丹觉得这很正常,“有人走了,有人来了,只不过脸熟的主持人离职更引人注目”。

  敬一丹现在比在央视的时候还要忙。

  退休后的第11天,记录敬一丹职业生涯的自传《我遇到你》首发。她在全国各地签售、演讲。

  “美丽中国”是她生活里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她的女儿已经为这个公益支教项目工作了两年多,敬一丹加入进去,将自己定位为“资深志愿者”。“老师最可贵的地方,是眼睛里有未来,我想和他们一起,做一件面对未来的事。”

  今年5月1日,敬一丹退休后的第一天,她开通了个人微信公号。“您好”,她向关注者说。就像20年前,敬一丹坐在《焦点访谈》主播位置上说出的话一样。

  公号推送的第一篇文章,叫做:不说再见。

  在这里,她关注传媒行业,关注雾霾等社会热点,回忆新闻评论部当年的年会,她写水均益:小水已是老水;写崔永元:他是个公益人,是个斗士;写白岩松:他永远在奔跑。

  她怀念过去的年代。返回首页

财经网    华夏财经    理财攻略    财富故事    曝光台    股票    基金    外汇    黄金    头条    专栏    排行榜    华夏专题

华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