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神坛崩塌 改革开放30余年全国状元后续生活平庸

2015-07-03 来源:转载 编辑:北间溪 资讯整理: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
导读:每年高考状元作为万人瞩目的焦点,惹来了数不清的羡慕,作为天子骄子的他们一般都上了国内两所顶尖大学,可是根据调查,30余年1000多名状元最后都过着平庸普通的生活,并没有成
导读:每年高考状元作为万人瞩目的焦点,惹来了数不清的羡慕,作为天子骄子的他们一般都上了国内两所顶尖大学,可是根据调查,30余年1000多名状元最后都过着平庸普通的生活,并没有成为行业翘楚或和风云人物,对于调查现状也引起了对教育巨大的反思。
  神坛崩塌 改革开放30余年全国状元后续生活平庸

  来自中科院的调查称:“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面对这种情况,不禁有人问到: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一、高考状元有用吗
  请看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了什么?
  事实一:1977年以来,全国34年的高考状元(高考分省计分,3300名÷30个省市区÷34年≈3.2名,应该一个没漏啦),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
  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事实三: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能获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并非正相关——即是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见得能成这些“家”,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则不见得不能成这些“家”。
  事实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科学家正相关程度不同?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综合结论: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请注意: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1年6月的教育”。
  哇,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上 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 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 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会造成的。”
  可见全社会联手放出来的应试教育魔鬼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重犯!
  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别说文科课程、就是数理化生等理科课程,能有几个老师认真、扎实地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平庸生活
  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他们成为高考头名,只是应试教育会作题的“状元”而已,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多少反映。也就是说,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应试能力,而应试能力不能衡量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
  其 次,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这种思维反映到将来的工作上, 他们也只是过分看重僵死的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又视学习现成知识为一种享受,而对其它则看得比较淡漠,而这种思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
财经网    华夏财经    理财攻略    财富故事    曝光台    股票    基金    外汇    黄金    头条    专栏    排行榜    华夏专题
查看更多:状元   应试教育   僵化   缺乏   创新

华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