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开发商来说,淘宝是一个博眼球的推广渠道,但促销活动结束后,他们往往选择马上离开,很少将项目长期放在淘宝销售。
淘宝也很难留住他们,在开发商入住淘宝后,淘宝会向他们争取比案场优惠的销售政策。但是在销售越来越艰难的时候,这样的优惠无法长期持续,开发商不可能长期将优惠政策放到一个平台上。
“淘宝擅长做线上交易,不擅长做线下交易,你看淘宝有哪个O2O的业务是成功的?”一位淘宝房产已经离职的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淘宝进军房产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口碑网。 2004年成立的口碑网主打二手房信息;2006年,淘宝全资收购了口碑,并在此后全面进入生活消费领域。当时,口碑被看作是“搜房+安居客+58同城”,是O2O的巨头。2010年,口碑网与淘宝全面融合,房产频道升级为淘宝房产频道。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口碑就宣告失败,业界普遍认为阿里巴巴从此失去了O2O的战略机遇。之后,淘宝房产一度停滞,直到并入虚拟及生活服务事业部,并在2014年重新包装上线。
界面新闻记者找到了口碑网当年的实际负责人潘国栋,试图让他总结房产业务失败的原因。“淘宝的逻辑很简单,流量是稀缺的,哪儿能产生交易规模,就把流量给谁,流量也必须有效果。房产业务客单价高,但是转换率低,这浪费了流量。淘宝不会一直把流量给一个效率低,周期长的业务。”
潘国栋后来离开阿里创办了新房导购平台“吉屋”,他全面复制淘宝模式,吸收新房代理商入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线下团队。这位老阿里人试图补淘宝之短,重建一个专做新房销售的天猫。
潘国栋称自己后来也和老东家多次合作,但淘宝房产流量支持的可持续问题一直没有解决。2011年,潘国栋将代理的所有深圳万科项目放上淘宝,获得了淘宝导流支持,销售也不错。
但是他依然发现销售量上来之后,淘宝很难继续做支撑。“淘宝更适合做促销,但是房地产是个常态,其他时间怎么办?而且房地产中间周期很长,每个环节都可能被别的渠道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