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如果要问企业界哪个中国人最有名,恐怕当地企业家眼里,王永庆是最有名的,可与体育明星姚明、休斯顿火箭队媲美。他们把每年的5月19日命名为“王永庆日”。因为早在1983年,王永庆在这里建造了世界上当时最大的PVC加工厂,扎根当地人心。
王永庆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从不识“塑料”二字的门外汉到“世界塑胶大王”,被尊为华人的“经营之神”。他曾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过三代的警觉。”
王永庆有着70多年的经商经历,创业之路充满了坎坷,曾无数次面临危机。如今,在浮躁的商业时代,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很多商人深感前途莫测。文章以故事的形式摘取了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三次危机转折,读他的智慧之道,对现在的企业家来讲,仍有很现实的意义。
米店危机,客户服务制胜
1917年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一户贫苦的茶农家里。小时候,就跟着母亲出外捡煤块、木柴,以便能换取点零钱,贴补家用。七岁时,在父母的多方筹凑下,开始读小学。别人家的孩子上学都是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而王永庆却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他的裤子是用面粉袋改做的,上面还印着“中美合作”的字样;仅有的鞋子磨破了,他就干脆赤着双脚在泥泞的山路上奔走。
15岁,他怀揣着东拼西凑来的一点盘缠,来到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做了一名米店学徒,管吃管住,每月40元工钱。1年以后,王永庆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的创业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米店。他用东挪西凑来的200元钱,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得可怜的铺面。
开业之初,由于米店规模小,地处偏僻,又缺乏知名度,他面临的危机重重。比起那些经营多年、颇具规模的老字号大米店,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
坐地卖粮没有效果,上门推销也不见成效,生意冷清,这让王永庆头疼不已。他感到,要想打开销路,在市场立足,自己就必须要有别家米店没做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当时稻米的收割和加工技术还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后再脱粒,因此大米里有不少秕糠、沙粒、小石子等。人们在做饭前要反复淘洗,非常麻烦。这种现象很普遍,无论买家还是卖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想起了祖父曾说过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有那么多钱,唯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于是,王永庆从提高米的质量上入手,以此打开销路。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点将夹杂在大米里的秕糠、沙粒统统清理干净,然后再出售,这样一来,他店里的米质比起其他米店要高一个档次。
因为这事王永庆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当成是做给自己的,只有把顾客放到自己的位置上,才有可能做得更好,而唬弄顾客也就等于唬弄了自己。为了更好服务客户,他一改其他米店的传统,提供“送米到府”的配送服务。无论天气好坏,无论路程远近,只要顾客一声召唤,他立即免费送米到户。
他给顾客送米,却并非送到就算,他会细心地为顾客擦洗米缸,再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陈米倒出来,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再将陈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这个小小的举动令顾客们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王永庆的米。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会在本子上细心记下这家的米缸容量,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孩子,每个人的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分量的米送过去。日积月累,王永庆亲手建立了一套十分明晰的客户档案,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
逆向扩张,成就塑胶王国
在经历了米店关门,砖厂和木材的投资后,王永庆睿眼识金,迅速转战二战后的工业行业。当时台湾的“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的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PVC)塑胶粉。因为台湾的需求量很少,而国际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强了,很多商家都不愿冒险投资。
但基于战后工业复兴的前景,王永庆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办塑胶厂。对于这个风险大、利润不高的项目,他并不是心血来潮,在决定之前他做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讨教过,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用作制造聚氯乙烯(PVC)塑胶粉,这对发展塑胶工业绝对是一个大大有利的条件。
消息传出,有人公然断言称,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1954年3月,王永庆和商人赵廷箴等人合作,兴建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台湾塑胶工业公司。当时,他的塑胶公司月产量仅仅100吨,是全世界规模最小的塑胶工厂。而同时期的日本或欧洲的工厂月产量已经达到3000吨以上,他的产品根本没有规模效益可言。
投产初期,王永庆的公司面临两个严峻的形势:一者是市场需求,当时台湾的月需求量只有50吨,这意味着公司每月有一半的库存;二者,更大的困难是产品的质量,由于质量不过关,生产的雨衣一穿就破,以至于当时台湾人都认为化学品是骗人的。台塑经营惨淡,库存堆积如山,公司骑虎难下,几乎山穷水尽。
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样一来,当初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合伙人都没有了信心,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退股。为此,王永庆几乎变卖了自己的所有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
为了挽救苦心建立起来的企业,有人建议他去开拓海外市场,因为当时台湾岛内根本无法消耗如此众多的PVC塑胶原料,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但走出去的战略也面临着重重困难,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规模:他的工厂月产仅仅是日本的1/50。而台湾的人口不过是日本总人口的1/10,如此巨大的数据差异背后,意味着成本价格的竞争力。经过仔细比较、研究、分析,王永庆认为,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为此,他逆向扩大生产,寻求国际化发展。那段时间也是他人生经历中最困难的。但只有生产的规模越大,规模成本才越低。为把产品销出去,台塑也不断寻觅地点,开设塑胶产品二次、三次加工厂。1958年,他的工厂已经达到了月产210吨的规模,但相较于国际上的企业,但规模成本还是太高。王永庆再次力排众议,继续大规模扩产。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
凭借着眼光和苦干,他先后在美国建立了最大的塑胶厂和3个石化原料厂、11个下游加工厂,成就了“塑胶大王”的美誉。
填海造陆,石化王国的绿色牌
在“塑胶大王”美名的背后,王永庆的心中勾画着一个进入官方垄断的石化行业的宏图————在中国台湾、美国和中国内地三地间建立一个横跨太平洋的紧密的上、中、下游石化物流生产体系,以此打造出真正的“石化帝国”。
他回到了台湾,实地考察选中了靠海的宜兰县,准备建厂,也就是后来的“六轻”。宜兰的地方生产总值比较低,老百姓日子不是很富裕,按理来说,王永庆的办厂计划应该顺理成章,能解决1万多人的就业。而基于媒体报道的PVC塑胶类产业是环境污染型工业,遭到了宜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
反对最强烈的时宜兰县的副县长陈定南,他列出了三条理由,并在当地媒体上和王永庆公开辩论。王永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尽可能地引进一些先进设备,降低度污染度,并且主动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这种企业污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向大家展示了美国建厂的图片和数据,在同样地厂矿条件下,他承诺台湾的石化厂环保会做得更好。辩论的结果是谁也没能说服谁,但是在宜兰人们的强烈反对下,建“六轻”厂的目的没有达成。
后来,台湾的经济逐渐趋于自由化,趋于环境的多方面考虑,他把这个厂子换到了台湾的另一个地方——当时仍是一片汪洋大海的云林麦寮。填海造陆成本高昂,这在当时也是破天荒。4年的时间里,原来的沧海桑田,变成了今日的几十座工厂、2600多公顷的工业区。通过国际先进的环保措施,王永庆用实际行动证明,石化厂年发展得很好,没有出现预想的污染问题。
王永庆以其企业责任精神,既发展了当地经济,也保住了青山绿水,这与现在部分企业以牺牲绿色换取GDP的做法来比,无异于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也因为这些环保举措,台塑“六轻”成就了台湾的跨世纪大工程,被称为台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造就了王永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丰碑。
2008年10月15日,王永庆专程前往美国视察公司的生产线和厂房,不幸仙逝。这位把最后时光奉献在岗位上的92岁老人深受人们的敬佩。这不仅是因为他用一生的勤奋经营起了台塑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石化企业之一。更因为他简朴的作风,坐拥亿万资产,却从不奢靡。据说他几乎每周都要给子女们写信,为节省邮资,他通常用一种很薄的信纸,密密麻麻写满正反两面。“有钱不去做公益,是一种罪过。”王永庆一生为慈善事业捐赠无数,是历史上捐款数额最多的台湾企业家。正心正念回报社会,创造财富而不为财富所累,或许这也是王永庆能一次次转为为安,并让世界企业家都为之肃然起敬的原因之一。
链接:王永庆的危机经营之道
1 冰淇林理论
“想卖冰淇淋,就得从冬天开始做生意。”王永庆所提出的冰淇淋哲学,就是认为在冬天开业卖冰,就得更加强服务,努力经营,降低成本,以度过不景气的寒冬,也因此冰店的竞争力才能大幅提升。同样的,如果企业能够在景气萧条期,或是营运艰困时韬光养晦,走出低潮后就有更大的发迹机会。
2 瘦鹅理论
能经得起景气循环的波动,代表企业体质健康。王永庆观察到耐得住饥的瘦鹅,经过喂养之后,特别容易成长,于是体悟到最重要的企业经营哲理:企业在不景气的时候,如果能像瘦鹅一样忍得住饥饿、挺着不倒,那表示勇气与毅力惊力,一旦挨到景气回春,必能迅速茁壮。
3 危机是最佳时机
王永庆认为,不景气才是投资生产的好时机。在美国石化企业纷纷倒闭、停工之时,他却到德克萨斯州去兴建大规模的石化工厂,先后买下两个石化工厂与8个PVC加工厂。1985年,台湾岛内经济极不景气,王永庆居然又宣布这是投资的最佳时机,并投资47亿新台币,发展资讯电子工业。后来的实践证明,王永庆的看法确实高人一筹。
5 危机培养实力
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时,许多台湾业者相当忧心油价高涨问题,将严重影响公司营运,但王永庆却丝毫不担心油价高涨等外在客观环境因素,反而更关注要如何让“实务”运作更健全,他认为危机正是培养管理能力与实力的最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