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武汉是座旅游城市,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多不胜数,竞争激烈。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却凭着与众不同的“定制游”,在这片红海中闯出一片天地,毕业6年时间,他连开了4家旅行社,且生意不错。
他叫刘璐,毕业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如今,他除了老板的身份外,还是母校的兼职教师。
“厚脸皮”抢到兼职机会
2004年,刘璐每天的生活都在忙碌中度过。那年,他从老家黄冈考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时,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只觉得能满世界跑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
上大二时,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毕业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课余时间,他和几名同学将班上所有同学的简历打印装订好,以光谷为中心,周边三公里画圆,向圆圈范围内每家旅行社投递简历,希望得到兼职的机会。
尽管他们愿意免费做兼职导游,但因为毫无经验,还是被旅行社拒绝了,经常是他们刚走,对方就将他们的简历丢进了垃圾桶。
刘璐并没有气馁,他“厚着脸皮”一次次上门自我推销。终于,东星旅行社同意他免费跟团。他就此踏上实践之路。每一次跟团,他用心地跟着导游学习如何跟客人打交道、如何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不怕吃亏赢得第一桶金
带了一段时间的国内团后,刘璐将目光投向了国际线路,他开始苦练英语。2006年,他接下了一个迪拜11日游的旅游团,这一次带团,他不但收获了客人的好评,还赚回了人生第一桶金:7万元钱。
这也让他看到了旅游行业巨大的“钱景”。而他的踏实真诚,则成了入行的“敲门砖”。
采访中,刘璐讲起了一件事:一次他接了一个去黄山的旅游团,每天20元钱的工资。等到团员们报到时,他傻了眼,这个团全是老人,最年轻的70岁,最年长的已近90岁了。因为团费低,带团难度大,很多导游都拒绝这个苦差,但他还是接下这个不赚钱的活儿。那几天,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为老人安排早餐,晚上他等每一位老人都睡下后才睡。
正因为刘璐能吃苦、不计较,有责任心,许多旅游团都抢着要他带团。毕业后,他做了4年的导游,并于2010年获得“武汉市星级导游员”称号,成为当时从业时间最短的星级导游员。
北漂创业“死而复生”
有了充足的经验后,2011年初,刘璐决定创业,成立自己的旅行社,他选择在北京开拓市场。
因是第一次创业,他并未仔细考察当地旅游业行情,盲目地将旅行社开在了北京繁华地段——国贸大厦。当时仅房租每月就高达27000元,算上其他开支,旅行社每个月基本开支最低需要5万元。
更致命的问题是,他人地两生,没有稳定客源。第一年,他就亏损了80多万元,几乎撑不下去了。为了维持经营,他抵押了在京刚买不久的房子,也卖了汽车。这些钱被他用来做市场调研、拓展业务。经过半年的努力,他在北京站稳了脚,还赚回了亏掉的80万元。
赎回北京的房子后,他用剩余的钱在武汉投资开了一家旅行社。因为在业内的好口碑,旅行社生意一直很红火。他趁势又在武汉注册了两家旅行社。
这些年,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尤其2013年新《旅游法》出台后,刘璐在业内的几名好友先后宣布破产,刘璐成功的秘诀何在?
刘璐称,近两年,“定制旅游”才开始在武汉流行。目前,武汉做定制旅游的旅行社很多,竞争激烈,这促使他不停地想新点子来吸引客户。因先前的导游经历,他与国内多家酒店、餐厅、汽车、婚庆等都有业务往来,“只有抓住这些客户,才能使旅游者免受行业潜规则”。
在刘璐的旅行社,顾客可自主设定旅行计划,如到达目的地后,打的还是坐公交,去什么酒店、景点,预期的吃住价位等。刘璐再根据旅行者的身份、年龄、喜好等,为客户制定一条个性化的旅游路线。
创业前做足“功课”
武汉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资深培训师姚先桥
刘璐大学期间跟团实践,积累经验;创业中遭遇磨难却不言弃;对旅游市场的敏锐观察力等,都值得初创业者学习。创业之路注定不平坦,创业者要学会与时俱进,成功之路各不相同,一味模仿、照搬他人成功的经验,或许会成为自己创业路上的“坎儿”。时时关注市场,摸清客户的真实需求,在不断变化中创新,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