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俭用攒钱 为兑现儿时诺言
到美国几年后,杨水英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不需要她那么辛苦地赚钱,但杨水英却坚持做保姆。也因为这样,在美国前十多年时间里,她几乎就在家附近方圆1公里的地方活动,没去过公园,没下过馆子。“出门不是为了买菜,就是带孩子出去透透气。”杨水英的生活也十分节俭,夫妻俩一个月的花费都在300美元以内,很少买新衣服,杨水英把剩余的钱都攒了起来。“当时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一张张零钱整合起来,变成一百美元后,再锁进抽屉。”
家人都只当杨水英攒钱是因为早年节俭的习惯,事实上,杨水英一直有个盘算:等回到家乡时,就把这笔钱捐给政府,用于建设家乡。杨水英说,她四五岁时,父亲总对她念着,哪天家里有钱了,就将钱捐给国家,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当时小小的她便向父亲许下诺言:“我长大有了钱,就给家乡修路!”
带着辛苦钱千里回乡 捐赠家乡建设
1996年,杨水英回到家乡。那时的猴屿村很穷,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市侨联猴屿分会副主席郑心航说,当时村里的主干村道只有216米,一条泥土路长期使用,路面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但就连修这么短的一条路,村里的经费都严重不足”。
看到家乡的路依旧是自己离开时的狼狈模样,杨水英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主动找到村委会,表达了捐资修路的意愿,并将在美国当保姆攒下的15万元全部拿了出来。“我们也知道她在外面赚钱不容易,她千里迢迢把这么多血汗钱从美国带回来,我们都很感动。”郑心航说,有了这笔捐款,村里第一条水泥路很快便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