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
歌厅数量多来钱快 客人多到需要排队
1996 年,对于太原歌厅市场来说,是“丰收年”。在那一年,歌厅的数量发展到了“顶峰”。据了解,当时登记在册的大小歌厅,全太原市共有3200余家。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在市场大环境的洗牌中,投资较少、规模较小的歌厅逐步被淘汰,太原歌厅的总数下降至2000家左右。此后,更奢华、更集中的大型歌城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此阶段,“抱团”成为太原歌厅的主要经营模式,诸如金昌盛、银昌盛、地球村、百乐门、天龙等23座歌城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太原拔地而起。
在众多歌城中,号称装修最奢华、“小姐”最漂亮、消费档次最高的金昌盛歌城名气最大。此后一段时间里,太原歌厅的总数基本稳定在千家左右。“1997年,太原的歌厅进行了一次大整顿。随着街边小歌厅被取缔,歌城里歌厅的利润开始打着滚往上走。”今年已经快50岁的刘东(化名),当时与朋友合伙在银昌盛开了一家规模中等的歌厅。他说,自己当时在太原一家效益不错的国企上班,可架不住歌厅实在太来钱,便一咬牙“下海”。
那是太原歌厅行业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刘东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在银昌盛经营一家中等规模的歌厅为例,房租的月租金为65元/平方米,他的歌厅大概是230多平方米,一个月租金接近 1.5万元,一年就是18万。再加上5个包厢的奢华装修及配套影音设备费用,他的歌厅大概投资接近百万元。开业第一年,尽管经历近两个月的停业整顿,刘东还是轻松收回了所有成本。从晚上9点半到凌晨两点半,客人多的时候,歌厅门口是需要排队的。那时的歌城里,时不时就有成拨专程开车来太原玩的外地客人。
说起自己当年的盈利,刘东说,虽然已经很丰厚,但与歌城中动辄投资三四百万的高档场子相比,他的“财富故事”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