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警惕股灾吗?
2015-07-14
来源:转载
编辑:潘正光
资讯整理: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
导读:本轮牛市开始于2014年7月,疯牛开始于2014年11月,结束于2015年6月,7个月内上证综指暴涨110%,仅美国互联网泡沫、台湾89年股市泡沫、中国08年股市泡沫的上涨速度能与之相提并论。“股
很多人呼吁应当价值投资,但这是没有意义的;谁资金量大,规则就由谁决定。不按规则玩,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于是,机构投资者散户化成为中国股市的常态:既然专业化价值投资没用,那么就比散户更散户好了。对于卖方分析师而言,有没有好故事是第一位的,有了好故事才能打开想象空间,才能形成资本利得预期,“国家牛市”、“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党给我智慧,党给我胆”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与上市公司共同进行所谓“市值管理”(俗称“坐庄”)更加简单明了,上市公司释放利好,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吸筹,股价自然暴涨,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各赚一笔。机构投资者不再青睐价值投资,反而积极拥抱“资本利得预期”,是市场非理性的重要特征。
上面讲的是“资本利得预期”因素,下面再加上“杠杆率”因素。本轮暴涨的一个特点是,杠杆成为重要推手。在上涨过程中,很多人否认杠杆的作用,认为不是“杠杆牛”而是“改革牛”,而在股市暴跌时却纷纷将杠杆当做罪魁祸首。需要知道,杠杆在上涨和下跌时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杠杆不会改变市场的方向,只会加剧涨跌幅度。上涨时忽略杠杆导致泡沫化,下跌时将杠杆当做牛转熊的替罪羊,都是错误的。
在一个理性的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杠杆的作用是正面的:加杠杆只出现在价格偏离价值、存在套利机会时,杠杆的作用是加快价格向价值的回归。而在一个非理性市场,价格由资本利得预期决定,杠杆的作用是负面的:资本利得预期决定下,价格本来就是偏离价值,杠杆将偏离程度进一步放大,结果就是泡沫化。所以,在一个散户主导、资本利得预期主导的市场中,对杠杆的放任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中国市场成为理性市场之前,应当禁止为散户提供配资。在目前的情况下,配资不会导致价值发现,只会加剧价格偏离价值。
经历本次“股灾”,市场普遍预期投资者将重归理性,但是事实可能并不会如此。从周四、周五两天看,连续两天绝大多数板块实质性涨停,融资余额迅速止跌,场外配资重新火爆,都表明市场似乎没有吸取应该吸取的教训。打个比方,如果一个赌徒在赌场里输光了钱,这时他看到了一个他认为可以回本的机会,他会怎么做?他会理性的离开赌场,还是会千方百计筹资再赌一次?对于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而言,“股灾”的教训恐怕只是要快进快出,有风吹草动就争取第一个跑而已。只要多数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没有改变,仍然抱着赚一把就走的心态,“资本利得预期”仍然是主导股市的主要因素,那么暴涨暴跌仍然在所难免。
综上所述,在市场内部,中国股市以散户为主,“资本利得预期”是股市的主要驱动因素,价格偏离价值是必然。在非理性市场中,杠杆的使用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偏离价值的幅度,而不会起到价值发现的作用。在这个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无法通过价值投资获得超额收益,于是很多机构投资者变得比散户更加散户,或者成为庄家,市场非理性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是从市场内部,投资者结构和股市定价方面,导致中国股市非理性和暴涨暴跌的原因。
市场外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改革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中国股市的种种乱象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和市场关系失当有关。一个最典型的表现是,政府希望“慢牛”,而这实际就是干预市场。政府救市过程中,对于市场规则的破坏也加剧市场的非理性特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制定规则和监督规则。俗话说,政府不能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笔者对此有所补充:政府应当提供良好的场地、制定公平的比赛规则、监督比赛按照规则进行,同时避免干预比赛。反观本轮股市暴涨暴跌,政府没有建好场地,规则随意修改,监管也不到位,反而上场比赛,是本次股灾的重要教训。
场地没建好:场地是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例如上市制度、退市制度、法律制度等。上市审批过严,发债是某些企业的特权,优质企业只能另谋他国,中小企业上市难度更大,这也是融资难的一个重要方面。退市制度缺乏,退市企业寥寥无几,难以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法律制度不完善,内幕消息情况普遍,很多重大事项停牌之前,股票都会提前大涨,难道投资者能刚好猜中上市公司将公布重大利好,连公布时间都一点不差?对于违法违规查处力度过小,高回报低风险导致庄股泛滥,正常市场秩序难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