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一同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的因为在创制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上的突出贡献获此殊荣,实现了中国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便占据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网站的首页头条,10月6日,屠呦呦的照片登上了各大报刊的头条。
很多年以来,当整个国民正沐浴在金秋十月的暖阳、享受国庆假期之时,10月5日瑞典诺贝尔奖基金会的通告,总会吸引中国主流媒体的目光。
每一次,当诺贝尔奖与中国人无缘的“遗憾”传到国内,媒体的评论版几乎都会出现“中国何时能得诺贝尔奖”“我们距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类的评论报道,内容大多是抨击现有教育体制扼杀人才的创新思维,或是现代中国社会人才的“急功近利”。
而在中国学界,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场关于教育改革的研讨会或是对中国科研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深刻反省”。
自从1997年6月2日,杨振宁教授就任清华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以来,已经不止一次宣布:中国十年之内,可以获得诺贝尔。
然而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中国与之无缘,媒体开始怀疑“中国人为何难获”诺贝尔奖;当黑眼黄肤的华裔科学家以异国国籍的身份获奖,媒体开始质疑“中国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当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舆论的重心则转向“中国科研领域为何缺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