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市场的欢呼中,少有人知道,四川是青蒿素研究领域重要的推动者,四川也曾经是全国重要青蒿素生产基地和青蒿种植基地。而当下,种植基地急剧萎缩,生产企业萎靡不振。诺奖的光芒能否照亮四川青蒿素产业的未来?
生产企业举步维艰 种植面积仅两三万亩
“你不说我都忘记这事情了!”10月8日上午,接到记者电话,四川旭阳药业公司负责人韩业祥半天没回过神来。
作为四川历史上最先从事青蒿素提取和药品生产的企业之一,2004年,旭阳药业就进入了这一领域。然而,好景不长,两三年后就彻底退了出来。原因就是市场低迷。
到2006年,青蒿素市场价格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从高峰期的7000多元一公斤跌至不到2000元,很多企业血本无归。
暴跌之后,整个青蒿素市场就再也没有复兴过。旭阳药业也再未回归。
四川裕通生物有限公司也于2007年前后彻底退出了这一领域。
10月8日上午,记者致电公司,电话早已停机。成都蛟龙工业港招商部负责人透露,2014年初裕通生物就搬到成都市区从事另外的产业。
继续从事青蒿素提取和生产的三四家川企也是举步维艰。
四川协力制药有限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刘建和透露,公司青蒿素年产能有100吨左右,但目前产能闲置率高达6成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只生产了20吨左右,企业大部分精力用来消化此前的库存,“市场售价每公斤只有1350元,连成本都不够。”
每100公斤青蒿干叶只能够提炼0.8公斤左右青蒿素,目前的行情,每公斤青蒿素仅原料成本就接近600元,这还不包括加工、人工和设备成本。
上游的原料种植就更惨淡。据了解,全省目前青蒿种植面积只有两三万亩,连高峰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收购价每公斤四五元,连高峰期的一半都不到。
安岳县通贤镇曾经是全省著名的青蒿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超万亩。通贤镇武陵村支部书记杨茂江介绍,目前,全镇已经彻底退出青蒿种植。这一信息也得到中药材收购商罗兵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