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的美国生存状态
2015-07-14
来源:转载
编辑:潘正光
资讯整理: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
导读:大家都知道国产手机厂商们正忙着开拓海外市场,但也别老盯着印度了,毕竟北美才是科技产业的制高点。
华为增长看海思
相比之下,华为手机在美国的发展则有些坎坷。在三年前,华为通过与美国地区小运营商合作预付费手机的方式,曾经一度占据了美国市场3%的份额;但随着美国运营商的整合,华为原本的小运营商被主流运营商收购,导致华为失去了大笔订单,从而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
与此同时,华为终端全球战略也在发生重大调整。为了实现整体产品的定位提升,华为大幅砍掉低端机型,因此在美国市场也没有继续与运营商合作再推出预付费手机,而是选择了走公开渠道推品牌机的道路。不过,华为在美国市场长期遭受来自政府机构的非贸易壁垒,也多少影响了他们与运营商的合作前景。
去年华为终端美国成立了电商官网,组建了完全本地化的客服与售后网络,为未来的长远增长打下了基础。
今年华为继续与亚马逊、百思买以及Fry’s等线上线下零售商达成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公开市场的销售渠道。华为终端美国总裁许志强表示,华为相信随着美国运营商逐步削减补贴,会有更多消费者因为价格因素转向公开市场的裸机。
但华为美国未来的增长关键却在海思芯片上。由于华为自有的海思芯片未在美国获认证,华为美国的上市机型都是国内上市之后数月后才推出的低配高通版,绝大多数华为全球渠道智能手机,包括P系列、Mate系列和荣耀系列都没有进入美国,这严重影响了华为手机在美国的竞争力。
去年华为美国仅推出一款Mate 2机型,实现了200多万部的销量。今年目前推出了P8的高通芯片低配版本,并计划下半年继续推出其他机型。许志强也提出了五年时间进入美国三强的长远规划,并改变华为美国上市机型严重落后于全球市场的现状。这或许预示着海思芯片即将进入美国市场。
酷派一加小规模
除了中兴与华为这两大国产巨头,酷派进入美国市场也有四年之久。酷派美国主要与地区小运营商合作定制机,其产品集中在低端机型,主要面向美国的低收入群体和功能手机转向智能手机的用户,5款机型售价从40美元到150美元不等。据酷派美国预计,今年出货量有望增长50%,达到百万级别。
而一加主要是通过官网向美国Android玩家小规模销售一加手机,且大多数时间都处于限购状态。虽然一加手机在美国的销量只有几十万的规模,但考虑到一加在美国长期处于限购状态,而且一加仅仅发布了一款产品,整体销量也在200万部下方;实际上,美国已经是一加表现最为抢眼的海外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凭借着与Android第三方ROM提供商CM的此前合作,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一加成功打开了美国市场,以低定价高参数以及不错的设计做工,获得了众多Android玩家的青睐以及美国主流媒体的高调报道。
本月底一加就将发布第二代产品,海外版也将换用自家ROM氧OS。CM曾经给一加在美国市场带来了品牌知名度,但今年没有了CM的光环之后,一加手机在美国能否获得去年的人气甚至销量更进一步,将成为检验一加真正研发实力的试金石。
专利与品牌问题
由于专利问题,国内增长迅猛的小米以及魅族、OPPO等实力厂商并没有在美国销售,短期也没有在美国上市的计划。一加之所以能在美国销售,或许更大的原因是他们仅仅在官网线上小规模销售。销量规模太小,专利诉讼也没有太大价值。如果一加在美国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毫无疑问会遭到专利诉讼。
实际上,中兴、华为、酷派都曾经在美国遭遇专利诉讼。不过,这三家国产厂商自身专利积累都非常雄厚,也有足够实力应对专利诉讼。举例来说,中兴曾经连续三次击败了三家专利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为他们后续的业务顺利进展铺平了道路。华为与中兴是去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首位和第三位的企业。
品牌也同样是中国厂商未来增长的重要挑战。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与定位,中兴已经将所有运营商合作手机都打上ZTE的标志,并与三支NBA球队签署了广告合作,其中就包括了今年的NBA总冠军金州勇士队。而华为则直接砍掉了运营商定制机手机业务,专注于通过公开渠道销售品牌机。但由于华为手机美国目前业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因此暂时还没有品牌推广和赞助活动。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其美国销售的智能手机依然停留在裸机售价低于250美元的中低端机型,产品定位在性价比机型(Affordable Premium)。出于市场定位或者产品战略问题,中兴与华为在国内销售的中高端机型始终没有进入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