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门票不涨价、降价,甚至不收门票,最终实现共赢的例子有没有?答案是有!
该业内人士表示,杭州西湖不收门票之后,全市旅游市场获得高速发展,门票收入的损失,从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相关行业获得数倍甚至十数倍回报,这个例子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虽然这个例子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杭州市的政府财力充裕、地理位置优势、外来客流量大,西湖景区面积大、景点分散,对相关行业带动效果明显等等,但除了这些特殊性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地方政府的理念。理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门票往往是景区发展的牛鼻子,换一个新的理念,也许就能实现“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效果。
其实我国的旅游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由权威部门统一认证景区景点级别,5A、4A等等,大多数游客只围绕A级景区景点开展观光游。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旅游资源的供给增长。
而无论是中央部委的通知,还是媒体和公众舆论,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要真正消解景区涨价冲动,更重要的是培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果管理者能够把旅游放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考虑,经营者能够充分认识到拓展市场范围和产品种类的潜在价值,消费者能够依据多元、细分的需求来选择旅游方式,景区门票涨价这个多年难治的顽症,就要真正遭受“釜底抽薪”的拐点,涨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