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辩证看待人走茶凉”,今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再次发文:邓小平力促建退休规矩,“让病人挡路年轻人或亡党”。
两天的文章评论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老干部退而不休的问题。
昨日的文章指出,许多领导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还是不愿撒手。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这种现象不仅让新领导左右为难,不便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而且导致一些单位庸俗风气盛行,甚或拉帮结派、山头林立,搞得人心涣散、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有的领导干部在位时就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余权”创造条件。
文章剖析,“人走茶凉”是一种社会规律。当领导干部离开原来单位、原有职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拥有原来那份权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谋其政”的人,才会履行与其责任相匹配的职责。因此,这种“人在茶才热,人走茶自凉”纯属正常。
今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刊文:邓小平力促建退休规矩,“让病人挡路年轻人或亡党”。
文章说,8月10日,《人民日报》7版上的一篇理论文章,被外界炒得沸沸扬扬。老领导退休后的心态如何调整,如何克服“退而不休”的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其实,这个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刚结束文化大革命不久,就已经被敏锐的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领导人提了出来,并力促建立正常的领导干部退休制度。
文章写到,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毫不客气地批评一部分老同志还没有解决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的问题,表扬主动让位并推荐51岁的李鹏担任部长的水电部老部长刘澜波,建议大家向他学习。邓小平把这个问题喻为“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不搞,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可能要亡党亡国。”
文章从老化、接班、过渡、正轨等问题入手,回顾了领导干部退休规矩的建立过程,其中谈到“软钉子”问题,直陈有的领导干部退而不休,影响新领导开展工作。
人民日报就老干部问题接连两天发文,有些话语虽未明言,但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意味尤为深长。有网友惊呼:是不是有大事将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