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买地建楼,新光天地欲东山再起
2015-07-29
来源:网络
编辑:南山雨
资讯整理: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
导读:奢侈品牌不愿意到二线城市开店,快时尚品牌入驻条件太过苛刻,苏州新光天地不得不去解决一堆难题。选了在苏州卷土重来 但背后又是一个曲折的故事。
尽管商业发展程度与一线城市相差一截,但苏州购物中心的密度却不小,尤其是在金鸡湖周边。杜斌将苏州和上海两座城市对比,“上海可以在高端品牌进行细分和错位,但像苏州做不到。本身品牌的数量就比上海少一大半,在高端品牌里没有什么选择。”
正因为僧多粥少,新光在招商时还遭遇过同业抵制。王静嘉提到苏州老城区里的美罗商城、对面的久光百货都“使过绊子”:已经进驻的厂商一旦有意愿想要来新光,百货就会制止,甚至以撤柜作为要挟。
既然拿下地造商场,总需要品牌来填满,设计师品牌就这样成为一个没有办法的选择。
在选择设计师品牌方面,苏州新光百货筛选出了几个在中国比较知名的名字,并且对它们进行了精心的包装。夏姿?陈此前虽然在内地已有多家门店,但新光店是它的首个形象店面。进门后是一条四面玻璃墙的展示过道,陈列了她的代表作。另一些名气不那么大的品牌设计师更像是百货的培养对象,以集合点的形式分散在各个区块,但没有明显的分割。
“他们可能有才华,但没有平台。之前大部分是在买手店,很少会在百货公司。我们借由’丝绸之路’这个主题在一楼提供专柜,搞不好以后一炮而红。”王静嘉解释说。
在空间设计上,新光天地也对消费者非常慷慨--从B1到7楼的使用面积只在50%左右,楼层的层高比普通百货更高,以避免压迫感;货品也不像传统百货一排一排地摆放,而且每层都有咖啡馆、甜点铺、露台,逛累了可以随时找地方坐下小憩。
按照王静嘉的说法,出发点为了让人逛得更加舒服。这也是新的百货业必须走的一步。购物中心越开越多已是趋势,随之而来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电商崛起后瓜分掉一些客群,经营因此显得越来越艰苦。“再开一家久光,有什么稀奇?所以我们想破头找亮点吸引客人。”他说道。
考虑到引导客流,新光天地在最高的7层设定为优质餐饮区,主题为“苏州遇见威尼斯”。整层空间被设计成威尼斯广场和苏州老城的结合,走过位于中央的威尼斯小桥就能看到布置成苏州老集市的食肆。除了苏帮特色菜餐厅新梅华与顾小亭茶餐厅,新光天地还引进意大利第一家咖啡店Caffé Florian。
直观地看,苏州新光天地目前引进的餐饮店铺成功地为整个商场带来不少客流。中午时段,B1的美食街和几个楼层的餐厅都挤满了在附近金融机构上班的白领。台湾小笼包专卖店鼎泰丰、王品台塑牛排、隶属王品集团旗下的怀石料理等餐厅分布在百货的每一层。
新光深谙餐饮对百货的重要性。王静嘉表示:“餐饮利润虽然没有服装利润高,但现在百货内的餐饮占比越来越重。”由于近年来崛起的电商削弱了百货的商品优势,人们开始习惯网购,因而百货内的服装慢慢变得弱势,而餐营业则成为人气支柱。
而在台湾新光三越集团旗下的百货商场中,餐饮早已超越化妆品,成为第一大业种,营收占比达到20%。新光三越集团执行副总吴昕阳不久前接受台湾杂志《财讯》采访时表示,三年多前内部就开始调整,“什么会吸引消费者来,我们就引进什么”。既然餐饮美食被视为台湾人的“小确幸”,新光就提出“一层楼一家餐厅”的计划,培养消费者到百货公司吃饭。
虽然苏州新光天地正努力地调动设计师品牌和餐饮的潜力,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最终引入奢侈品牌的想法。
今年6月,新光三越中国董事长吴昕达曾对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的品牌入住率已经达到95%,但未来还是会有奢侈品牌入驻。 同时,他预计苏州新光天地首年店铺营业额50亿新台币(约合9.86亿元人民币),未来三年可达到损益持平。
事隔一个月后,苏州新光天地方面的数据显示,工作日的客流量为一两万人,假日三四万人。
“开店前三年,前四年都是要拿钱堆的,我们预计亏三年,到第四年看看有没有可能盈利。既然地都是自己买的,房子也是自己盖的,花了24个亿在这里,我们不急,还是看长期发展。”王静嘉说。
而苏州只是新光三越杀回内地的第一站,王静嘉和他的同事们正马不停蹄地筹备预计在明后两年开张的成都和重庆店。成都的模式与苏州相仿,当地政府去台湾招商后,新光过来圈地自建,而重庆则是与开发商合作。
但和2007年进军北京时相比,新光三越在内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根据世邦魏理仕去年发布的《全球购物中心开发最活跃城市》报告显示,成都购物中心建设项目面积冠绝全球,即使在2014年被武汉超越,其已建成购物中心面积仍高达98.1万平方米,位列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