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流量陷阱”也让人防不胜防。比如昨天这个手机根本没有上网却在40分钟里流失了4000M流量的事件,这么大消耗的流量都去哪儿了?
昨日上午,自贡市民伍女士向成都商报记者反映称,11日上午8时33分26秒至9时13分20秒期间,其手机流量以100兆(Mb)/分钟的平均速度消耗,40分钟时间里共消耗流量约4058兆。然而,伍女士坚称,当天早上,她没有使用手机上网。
随后中国电信自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确实了此事,并表示伍女士因此欠费已超1000元。不过他也表示,4G手机仅用于浏览网站或看电视电影,40分钟消耗流量4000兆,肯定是不可能的。出现这一情况,很可能系用户手机中了病毒,有后台软件或是有人直接操作手机,恶意“吸走”流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信息表示,一季度,工信部检测了40家手机应用商店架上软件,发现问题应用软件82款,涉及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发送短信等问题。关于手机上网流量费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告显示,在15903人次申诉中,收费争议方面的申诉占申诉总量的34.9%,主要涉及手机上网流量费争议,增值业务扣费争议等问题。
目前,中国电信自贡分公司正对该用户手机的数据使用情况作进一步查询,以便找到原因,尽快帮用户解决疑问。其实归根结底,手机流量去得不明不白,还是消费者权利保障不力的结果。谁偷了伍女士的手机上网流量,我们的手机上网流量有没有被偷?这些问题,消费者应引起关注,司法部门、运营商监管部门也应引起重视。毕竟现在手机流量已经成了我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方便因素,如果不能有效监管起来,方便很容易变成麻烦,而这也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