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利用离岸信托架构进行财富传承,未必打动客户,但如果加上安排代名的离岸公司董事长与股东(基于公司真实持有人不希望暴露自身身份)等复杂型财富传承型离岸信托架构,承诺可以绕过监管达成非法目的,对某些客户就很有吸引力了。”上述离岸信托架构服务机构人士透露。为了提高业绩收入,部分离岸信托架构服务商甚至和私人银行达成返还佣金的安排,将一些高风险的离岸信托架构包装成合法避税产品,卖给中国客户
为此,他们在全球各地设立办事处,迎合国内私人银行要求离岸信托架构服务商网点大而全的合作偏好。
“事实上,全球网点大而全,对客户离岸信托架构可靠性没有直接帮助。”他强调说,在欧美地区,国内私人银行对全球数百家离岸服务商的选择标准,主要关注其在离岸信托架构所负的“责任”、离岸信托架构的长期可靠性,还有管理风格是否激进等服务品质的考核。
在他看来,当离岸信托服务供应商将业务重心放在销售环节,专注产品风险控制与客户资料保护的后台部门则容易出现“短板”。目前全球私人银行界在猜测,ICIJ之所以能掌握大量保得利信誉通的客户资料,不排除是这家公司在客户资料保护方面出现疏漏。
“但是,谁该为中国客户的离岸个人资料负责?”王鸣重复说。是为收取高额佣金收入而未能严格评估离岸信托架构可靠性的私人银行,还是过度追求业绩收入而“牺牲”服务品质的离岸信托架构服务商?他最大的担心,是这些机构为了业绩需要,可以牺牲客户的离岸信托架构安全性与私密性。